Search

影像的擬人式的寓言|攝影師 黃建樺

  • Share this:

黃建樺,2003年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,2003至2006年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就讀,轉向影像創作,試圖將對實體時間空間的存在獨有看法,帶入當代科技影像。2017年餘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,持續對人類存在於影像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。
近年來,黃建樺參與國內外各項主要展出,包括《2005高雄獎》於高雄市立美術館、《INDEPENDANT@RICE+》於東京、《城市曼波》於雪梨Stone Villa、《第二種視野》於國立台灣美術館、《永恆的成人遊戲工廠》於關渡美術館、《粉樂町當代藝術展》、《2009YOUNG ART TAIPEI–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》及《輕度》於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。
個展則有2004年《片段城》於台北新樂園藝術空間,2006年《走獸》於台北自強貳捌肆,2008年《我不乖》於日本岐阜文化中心,2010年《空景》於奧克蘭UNITEC大學,2012年《雜碎寓言》及2016年《編碼者》於台南INART SPACE。
主要獲獎紀錄為2003年台北美術獎優選、2005年高雄美術獎首獎、2008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際交流補助。作品並獲高雄市立美術館、國立台灣美術館等單位典藏。
黃建樺善用影像合成技法,他認為閱讀或創作影像,重要的並非真假的辯證,而是在於想像力,亦即如何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不可見不思議的影像,讓人們對世界樣貌有多樣化的期待,同時引發對於種種社會現象的關注。
就讀台南藝術大學時,無意間撞見小男孩喊著一頭黑豬,鄰里間也都喊黑豬哥哥,男孩的父親則將黑豬視為子,對於動物扭轉改易了人的主體性,令黃建樺產生換位思考的可能,有如發現新世界。
從此黃建樺並以動物為創作主題,開啟動物三部曲系列的創作,包含《走獸》、《空景》與近年的《編碼者》。對經常至動物園拍攝的他來說,該場所儼然人類現代社會的縮影,換言之,動物並不止是動物,更可以是形形色色不同人類的慾望與情緒的轉化與投射。他在意動物的處境,更關注人類本身的問題,乃至於整個社會的結構。
《編碼者》系列就意圖使動物置身遊樂園的情境,以蒙太奇也似的流暢畫面,產生擬人式的寓言,顯示出人們面對當前現代場所的種種曖昧難解、捉摸不定的複雜面向。

相關新聞

https://goo.gl/17CtHn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創辦理念是希望能建立原生的台灣影像工作者資料庫,讓所有人看到台灣優秀的影像作品,讓他們能站上國際舞台,為台灣發光發熱。 我們積極創作有關影像任何的相關原生內容,包含專題製作Photographic production,攝影家專訪An interview with photographers,導演專訪Director's interview, 攝影直播Photography Discussion Live,攝影活動及講座Photography related activities,紀錄片Documentary、廣告片、微電影等內容。 【1 IMAGE ART 一影像為高雄攝影節協辦單位,台北國際攝影節媒體協辦單位】 創辦人Founder :馬立群 Li-Chun Ma 相關報導:https://www.commabooks.com.tw/good-life/709 ● 如有廣告與採訪需求請Email至 : [email protected][email protected] ● Brand | 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為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品牌
View all posts